⒈ 安定,固定:稳步。稳定。稳固。稳健。稳重(zhòng )。安稳。站稳。稳如泰山。
用稳字免费起名
详细词义
◎ 稳
穩 wěn
〈形〉
(1) (形声。从禾,隐省声。“禾”与粮食有关,有了粮食,心就安定了。本义:安定,平稳)
(2) 同本义 [firm;stable;steady]
地名破冢,真破冢而出,行人安稳,布帆无恙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
(3) 又如:安稳(稳当;平稳);稳拍拍(稳稳当当);稳惬(稳定使满意);稳善(安稳美好);稳脚(犹稳步);稳疾(安稳而快速);稳平(平稳)
(4) 妥帖;稳妥 [appropriate;proper]
还须奏过了朝廷,才为稳便。——明· 罗懋登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
(5) 又如:工稳(工整而妥贴);稳顺(妥帖和谐);稳约(稳妥而有准绳);稳善(妥善。作为隐语,指打劫);稳吃三注(指轻而易举地得到全部收获);稳协(工稳而协调)
(6) 沉静;稳重 [sedate;staid]。如:稳口深藏舌(缄默不语);稳住架(方言。镇静下来,稳定情绪,沉住气);稳住神儿(沉着冷静,不慌乱);稳堰堰(不慌不忙);稳稳沉沉(稳定沉着的样子);稳稳静静(稳重安静);稳审(稳妥安祥)
(7) 匀称,适度 [well-proportioned;well-balanced]。如:稳身(谓身材匀称,适度);稳称(匀称)
(8) 一定;准定 [sure;certain]。如:稳受(准定受到);稳请(有把握的求取);稳笃笃(形容很有把握);稳打稳(形容很有把握)
记性变化
◎ 稳
穩 wěn
〈动〉
(1) 蹂谷聚。即蹂践聚集的谷粒,使谷壳和米分开 [trample on cereals]
稳,持谷聚。——《广韵》。按:周祖谟校勘记:“持”为“治”。 民国《续修盐城县志》:“稻秕稃聚者谓之稳。《玉篇》‘稳’字训‘蹂谷聚’。今谓稻中秕稃扬之使聚者曰稳子,又曰偃子。”
(2) 安顿 [maintain]。如:稳住(安慰住,安顿好)
(3) 诱使人暂缓行动 [stall]
他俩个把我稳在这里,推买东西去了。——秦简夫《东堂老》
(4) 忍受(如困苦或艰难)而不动摇、屈服或退让 [endure]
我为甚不敢明闻,肋底下插柴自稳。——关汉卿《救风尘》
(5) 搞端正 [get sth.upright]
战袍待稳,絮重更熏香。——《敦煌曲校录》
(6) 〈方〉∶放,搁 [put]
…说着便将水盆稳在炕上。——张雷《变天记》
稳 (wěn) 指沉稳、安居乐业、冷静、坚定不移,用作人名意指成熟、沉着冷静、象禾苗生长一样、不急不燥之义;
[①][wěn]
[《廣韻》烏本切,上混,影。]
亦作“穏1”。“稳1”的繁体字。亦作“2”。
(1)平稳;安定。
(2)妥帖;工稳。
(3)安心;忍受。
(4)犹安顿。含有隐瞒真情,骗人暂缓行动的意思。
(5)匀称,适度。
(6)表示有把握。犹一定,准定。
十月江平稳,轻舟进所如。——唐朝· 杜甫《秋清》
稳放扁舟去,江天自有涯。——唐朝· 钱起《江行无题一百首 八》
似鹿眠深草,如鸡宿稳枝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三年冬随事铺设小堂寝处稍似稳暖因念衰病偶吟所怀》
空阔远看波浪息,楚山安稳过云岑。——唐朝· 李绅《溯西江》
窗户动摇三岛树,琴尊安稳五湖船。——唐朝· 赵嘏《答友人》
兔皮衾暖篷舟稳,欲共谁游七里滩。——唐朝· 皮日休《寄毗陵魏处士朴》
蜀马登山稳,南朝古寺多。——唐朝· 李建勋《春日东山正堂作》
金丝帐暖牙牀稳,怀香方寸。——唐朝· 冯延巳《贺圣朝》
茅茨舍宇偏安稳,粪扫衣裳最自由。——唐朝· 延寿《永明山居诗(六十九首) 四十七》
蜩螗晚噪风枝稳,翡翠闲眠宿处深。——唐朝· 齐己《移居西湖作二首》
梦入蓝桥,几点疏星映朱稳。——宋朝· 吴文英《荔枝香近·七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