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重量单位,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(亦有其他说法,标准不一):铢两(极轻微的分量)。锱铢(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。喻极微小的数量)。铢积寸累(lěi )(喻一点一滴地积累)。
⒉ 不锋利:铢钝。
详细词义
◎ 铢
銖 zhū
〈量〉
(1) (形声。从金,朱声。从“金”与货币有关。本义:古代重量单位,二十四铢为一两)
(2) 同本义 [an ancient weight measure]
虽分国如锱铢。——《礼记·儒行》
(3) 现代泰国基本货币单位[baht;bat]
铢,权十分黍之重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(4) [名]∶姓
记性变化
◎ 铢
銖 zhū
〈形〉
(1) 钝,不锋利 [blunt]
其兵戈铢而无刃。——《淮南子·齐俗》
(2) 细微 [slight]
陛下铢分邪正,升黜分明,天下幸甚。——《辽史》
[①][zhū]
[《廣韻》市朱切,平虞,禪。]
“铢1”的繁体字。
(1)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。为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。
(2)古代重量以黍为起算物,几黍为一铢,各家所说不同。(1)百黍为一铢。《礼记·儒行》;“雖分國,如錙銖。”孔颖达疏:“十黍爲參,十參爲銖,二十四銖爲兩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律度量衡,於是乎出”三国吴韦昭注:“黄鍾之管容秬黍千二百粒。粒百爲銖。”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一龠容千二百黍,重十二銖。”(2)九十六黍为一铢。汉刘向《说苑·辨物》:“十六黍爲一豆,六豆爲一銖,二十四銖重一兩。”(3)十黍当一铢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割國之錙銖以賂之,則割定而欲無猒。”杨倞注:“十黍之重爲銖。”(4)一百四十四粟当一铢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“十二粟而當一分,十二分而當一銖,十二銖而當半兩。”参阅清程瑶田《九穀考·铢法起于黍》。
(3)五铢钱的省称。
(4)比喻精细,微小。
(5)钝,不锋利。
掌握须平执,锱铢必尽知。——唐朝· 包何《赋得秤送孟孺卿》
舞怯铢衣重,笑疑桃脸开。——唐朝· 贾至《赠薛瑶英》
分铢远迩悬彀中,不中不发思全功。——唐朝· 独孤及《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》
铢衣千古佛,宝月两重圆。——唐朝· 卢照邻《石镜寺》
重士过三哺,轻财抵一铢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》
劫灰聚散铢锱黑,日御奔驰茧栗红。——唐朝· 韩偓《寄禅师》
十二琼楼锁翠微,暮霞遗却六铢衣。——唐朝· 徐夤《华清宫》
似迈铢衣劫,将同羽化飞。——唐朝· 曲瞻《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》
谁家纤素秋蟾色,何处丝抽嫩异香,珍重六铢无可赠,空凭七字当琼浆。——唐朝· 张祜(一)《谢高燕公惠生衣》
铢两相句制,河车辨性情。——唐朝· 柳冲用《巨胜歌(并序) 一》
梦入蓝桥,几点疏星映朱铢。——宋朝· 吴文英《荔枝香近·七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