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:耳背(bèi)。耳垂。耳鬓厮磨(mó)。耳穴。耳聪目明。耳濡目染。
⒉ 像耳朵的东西:木耳。银耳。
⒊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:耳房。鼎耳。
⒋ 听说:耳闻。耳软。耳顺(指年至六十,听到别人的话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岁)。
⒌ 文言助词,而已,罢了:想当然耳。
⒍ 文言语气词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耳”。
详细词义
◎ 耳 ěr
〈名〉
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耳朵形。汉字部首之一。本义:耳朵)
(2) 同本义 [ear]
耳,主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耳者,肾之候。——《白虎通·情性》
耳者,心之候。——《春秋·元命苞》
耳目者,心思之助也。——《鬼谷子·权篇》
坎为耳。——《易·说卦》
忠言逆耳利于行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苦斋记》
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——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(3) 又如:耳目官(指耳、目两种器官);耳斡儿(亦作“耳挖子”。掏耳垢的小勺,另一头有尖头);耳朵垂子(借指耳窝);耳根厢(耳边);耳顺(六十岁)
(4) 听觉,听力 [sense of hearing]。如:耳识,耳性(记性);耳重(重听。耳朵听觉不灵敏);
(5) 耳状的东西 [an ear-like thing]。如:索耳;吊耳;木耳;银耳;虎耳草;耳杯(两侧有便于拿取的耳提的杯子)
(6) 谷物在雨淋后所生的芽 [sprout(of grain on the cereal)]
禾头生耳黍穗黑,农夫田父无消息。——杜甫《秋雨叹三首》
(7) 位置在两旁的如:耳门;耳房
记性变化
◎ 耳 ěr
〈动〉
(1) 听到,听说 [hear;listen]。如:耳食之学(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);耳顽(听不进去);耳生(听来生疏);耳决(犹耳闻)
(2) 附耳而语 [whisper]。如:耳言(犹耳语);耳报(暗中报告,私下传言);耳提面命(当面讲,甚至揪着耳朵讲。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)
(3) 通“佴”。退后,居次 [withdraw]
人自为种而天下耳。——《庄子·天运》
◎ 耳 ěr
(1) 表示限制,相当于“而已”、“罢了” [that is all]
技止此耳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
止增笑耳——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子曰∶“二三子! 偃之言是也。前言戏之耳。”——《论语·阳货》
从此道至吾军,不过三十里耳。——《史记》
(2)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,如同“矣”,相当于“了”、“啊”、“也”
田横,齐之壮士耳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且壮士不死即已,死即举大名耳。——《史记》
◎ 耳 ěr
表示转折关系,相当于“而”
故化成俗定,则为人臣者,主耳忘身,国而忘家,公耳忘私。——贾谊《治安策》
[①][ěr]
[《廣韻》而止切,上止,日。]
(1)耳朵。人与哺乳动物的听觉和平衡器官。
(2)像两耳分列两旁之物。
(3)指位置在两旁者。
(4)指形状如耳的食物。
(5)谷物经雨所生的芽。
(6)听到;听说。
(7)附耳而语。
(8)连词。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而”。
(9)语气词。表示限止语气,与“而已”、“罷了”同义。
(10)语气词。表示肯定语气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。
(11)姓。明洪熙中有耳元明。
[②][réng]
[《集韻》如蒸切,平蒸,日。]
见“耳2孫”。
休怜柳叶双眉翠,却爱桃花两耳红。——唐朝· 张祜《杂曲歌辞 爱妾换马 二》
吾闻昔秦青,倾侧天下耳。——唐朝· 杜甫《听杨氏歌》
耳闻读书声,杀伐灾髣髴。——唐朝· 杜甫《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》
痒头梳有虱,风耳炙闻蝉。——唐朝· 王建《照镜》
何意闻鞞耳,听君枝上风。——唐朝· 王建《四望驿松》
道陵公远莫能识,发短耳长谁独存。——唐朝· 萧祜《游石堂观》
劝参留守谒大尹,言语才及辄掩耳。——唐朝· 韩愈《寄卢仝》
时向歌中闻一句,未容倾耳已伤心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闻歌者唱微之诗》
行人竞说东西利,事不关心耳不闻。——唐朝· 雍陶《题等界寺二首 二》
他人岂无耳,远客自关心。——唐朝· 薛能《早蝉》
梦入蓝桥,几点疏星映朱耳。——宋朝· 吴文英《荔枝香近·七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