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,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。北方通称“谷子”,去皮后称“小米”:粟子。沧海一粟。
⒉ 古代泛称谷类:重(zhòng )农贵粟。
⒊ 姓。
详细词义
◎ 粟 sù
〈名〉
(1) (会意,象草木果实下垂的样子。后隶变为“西”。本义:粟子,谷子)
(2) 同本义 [foxtail millet;millet]今北方通称“谷子”,去皮后叫“小米”。一种粗糙、抗旱、但不耐霜冻的一年生禾草( Setaria italica ),具有粗而重的长穗状花序,可作谷物、干草和饲料
粟,嘉谷实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其粟麦粳稻之属各依土地,贮之州县。——《旧唐书·食货志下》
输不必金,出粟、菽、帛、布及它物者听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阎典史传》
(3) 又如:粟入(税粟的收入);粟粒(谷物的颗粒)
(4) 谷粒 [grain]。未去皮壳者为粟,已舂去糠则为米。
迁淳安知县。布袍脱粟,令老仆艺蔬自给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传》
(5) 又如:粟饭(糙米饭)
(6) 粮食的统称 [grain]
苟粟多而财有余,何为而不成?——汉· 贾谊《论积贮疏》
马之千里者,一食或尽粟一石。——唐· 韩愈《杂说》
臣闻地广者粟多,国大者人众。——李斯《谏逐客令》
(7) 又如:粟土(宜于种植谷物的土壤);粟陈贯朽(粟红贯朽);粟红贯朽(粮有余而腐坏,钱久不用,穿钱的绳子也乱了,比喻太平盛世,钱粮丰饶)
(8) 颗粒如粟状的东西,比喻微小 [sand]。如:粟文(粟米状的花纹);粟金(粟状的小颗金粒);粟眉(用黛细点眉);粟粒(粟粒状之物);粟错(像粟那样细小的差错)
(9) 小疙瘩,因寒冷在皮肤上起的鸡皮疙瘩 [knot]。如:粟栗(悚惧时肌肤起颗粒)
(10) 俸禄 [salary]。如:粟秩(俸禄。古时以粟米支俸,故称)
粟 (sù) 指谷子、小米、粟米、芒粟,用作人名意指缜密、严谨、谦逊之义;
[①][sù]
[《廣韻》相玉切,入燭,心。]
(1)谷物名。北方通称“谷子”。
(2)谷粒。未去皮壳者为粟,已舂去糠则为米。
(3)粮食的通称。
(4)指俸禄。
(5)指颗粒细小如粟之物。
(6)皮肤触寒而收缩起粒。
(7)见“粟斯”。
(8)姓。後汉有粟举。见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国马竭粟豆,官鸡输稻粱。——唐朝· 杜甫《壮游》
赠粟囷应指,登桥柱必题。——唐朝· 杜甫《水宿遣兴奉呈群公》
粟积仓,禾在田。——唐朝· 张籍《雀飞多》
减粟偷儿憎未饱,骑驴诗客骂先行。——唐朝· 元稹《酬张秘书因寄马赠诗》
瘦肌寒带粟,病眼馁生花。——唐朝· 裴说《句》
粟赤千千窖,军雄万万儿。——唐朝· 贯休《寿春节进》
若点一粟粒,须臾即抵圣。——唐朝· 李玄光(一作“李光玄”)《还丹口诀》
四体苟不勤,安得丰菽粟。——唐朝· 权德舆《数名诗》
泥秧水畦稻,灰种畬田粟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》
不种一陇田,仓中有馀粟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知足吟(和崔十八未贫作)》
梦入蓝桥,几点疏星映朱粟。——宋朝· 吴文英《荔枝香近·七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