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注释:笺注。
⒉ 小幅华贵的纸张,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:便笺。信笺。
⒊ 书信:笺札。笺牍。华笺。
⒋ 文体名,书札、奏记一类:笺奏。奏笺(多呈皇后、太子、诸王)。
详细词义
◎ 笺
箋、椾、牋 jiān
〈动〉
(1) (形声。从竹,戋( jiān)声。本义:注释) 同本义 [annotate;explain with notes]
笺,表识书也。…字亦作牋。——《说文》
笺,书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郑子诸经皆谓之“注”,此言笺者……记识其事,故称为“笺”。—— 孔颖达《毛诗正义》
(2) 又如:笺释(犹笺注);笺疏(笺注);笺训(笺注训释)
记性变化
◎ 笺
箋 jiān
〈名〉
(1) 注释的文字 [annotation]
笺注纷罗,颠倒是非。——韩愈《施先生墓铭》
(2) 又如:;笺记(古文体名)
(3) 供题诗、写信等用的(质量较高的)小幅纸张 [writing paper]。如:笺管(纸和笔);笺幅(笺纸,信笺);笺咏(在笺纸上题咏诗词)
(4)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[one of document]。如:奏笺;《答东阿王笺》
(5) 书信的代称 [letter]。如:投笺;便笺;手笺
(6) 名片;名刺 [card]
亲友投笺互拜。——明· 田汝成《熙朝乐事》
[①][jiān]
[《廣韻》則前切,平先,精。]
亦作“椾1”。“笺1”的繁体字。
(1)本指狭条形小竹片,古代无纸,用简策,有所表识,削竹为小笺,系之于简。《毛诗》篇首“鄭氏箋”孔颖达疏:“鄭於諸經皆謂之'注'。此言'箋'者,吕忱《字林》云:'箋者,表也,識也。'鄭以毛學審備,遵暢厥旨,所以表明毛意,記識其事。故特稱爲箋。”后因以称注释古书,以显明作者之意为笺。
(2)同“牋”。文体名。书札、奏记一类。奏笺多用以上皇后、太子、诸王。
(3)同“牋”。精美的小幅纸张,供题诗、写信等用。
(4)同“牋”。指信札。
(5)见“箋箋”。
锦江诗弟子,时寄五花笺。——唐朝· 王建《句》
蜀国鱼笺数行字,忆君秋梦过南塘。——唐朝· 羊士谔《寄江陵韩少尹》
冷滑无人迹,苔点如花笺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游悟真寺诗》
红笺白纸两三束,半是君诗半是书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开元九诗书卷》
翠竹雕羌笛,悬藤煮蜀笺。——唐朝· 黄滔《壶公山》
未敢重芳席,焉能弄彩笺。——唐朝· 耿湋《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》
当年二八盛容仪,红笺草隶恰如飞。——唐朝· 程长文《狱中书情上使君》
不烦郑氏笺,岂用毛公解。——唐朝· 寒山《诗三百三首 三百三》
以下皆转录自朱金城先生《白居易集笺校》)。——唐朝· 白居易《新妇石》
(见宋蔡梦弼《杜工部朝草堂诗笺》附《杜工部草堂诗话》卷一引扬湜《古今词话》引。——唐朝· 周□《芙蓉堂》
梦入蓝桥,几点疏星映朱笺。——宋朝· 吴文英《荔枝香近·七夕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