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声,亦特指有节奏的声:声音。音乐(yuè)。音律。音色。音量。音区。音韵。音像。音容(声音、容貌)。弦外之音。
⒉ 信息,消息:音信。佳音。音讯。
详细词义
◎ 音 yīn
〈名〉
(1) (指事。从言含一。甲骨文“言、音”互用,金文、小篆在“言中加一横,表示所发之音。本义:声音)
(2) 同本义 [sound;voice]
音,声也。生于心,有节于外。谓之音。——《说文》
八音。一说笙、祝、鼓、箫、琴、埙、钟、磬也。——《白虎通·礼乐》
凡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声成文,谓之音。——《礼记·乐记》
夫音,乐之舆也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二十一年》
鸡狗之音相闻。——《庄子》
北音清越。——宋· 苏轼《石钟山记》
鸟兽音迹。——清· 姚鼐《登泰山记》
(3) 又如:音颡(喉咙);音强(指声音的强弱。也叫响度或音势。音的强弱,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,振幅大者则音强,振幅小者则音弱);音制(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);音频(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)
(4) 音乐 [music tone]
莫不中音。——《庄子·养生主》
赵王好音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(5) 如:音律;音调
(6) 泛指语言、消息、讯息等 [news;message;information]。如:佳音;音讯(言信,消息)
(7) 字的音读 [pronunciation]
乡音无改。——唐· 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
盖音谬也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
(8) 又如:音韵(指“汉”字字音中的声、韵、调)
音 (yīn) 指音乐、弦外之音、音讯、消息,用作人名意指有天赋、多才多艺、能言善道、能辨是非之义;
[①][yīn]
[《廣韻》於金切,平侵,影。]
(1)声音。
(2)音乐。
(3)音律。
(4)口音,话音。
(5)字音,读音。
(6)指音节。
(7)言语;文辞。
(8)音讯;信息。
(9)通“意”。意思;意义。
(10)通“蔭”。
雅乐清音,送神具奏。——唐朝· 不详《郊庙歌辞 享孔子庙乐章 送神》
淮王身死桂枝折,徐氏一去音书绝。——唐朝· 顾况《杂曲歌辞 行路难三首 一》
乡关殊可望,渐渐入吴音。——唐朝· 顾况《南归》
沧洲纵不去,何处有知音。——唐朝· 耿湋《雨中宿义兴寺》
满堂谁是知音者,不惜千金与莫愁。——唐朝· 武元衡《听歌》
夜台留册谥,凄怆即徽音。——唐朝· 权德舆《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一》
雷陈美交契,雨雪音尘继。——唐朝· 武少仪《和权载之离合诗》
蛮语钩辀音,蛮衣斑斓布。——唐朝· 刘禹锡《蛮子歌》
知音自不惑,得念是分明。——唐朝· 李百药《杂曲歌辞 火凤辞 一》
雅引发清音,丽藻穷雕饰。——唐朝· 封行高《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色》
梦入蓝桥,几点疏星映朱音。——宋朝· 吴文英《荔枝香近·七夕》